时光荏冉,岁月如歌。
不知不觉盛夏已过,初秋又至。
有人说:许多念念不忘,皆是一瞬;许多一瞬,却是念念不忘。
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为了在古稀之年,某个温暖的下午,
还能想起曾经经历过的、看到过的那些风雨、那些悲喜。
前几日,看了摩西奶奶的画,还有她的故事。
当时,房屋外面下起了细雨,我在屋内听一位百岁老人对我们诉说,关于她对岁月的理解。
摩西奶奶说:
“相比较最好的时光而不自知的十几岁,她更爱现在年老的面庞。它的每一道皱纹,都代表了一段光阴,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遇到有人愿意陪你打发无聊的时间,陪你说无聊的话,就请珍惜!
现在的社会都太浮躁,人浮躁,行业浮躁,学习浮躁,连休闲也是浮躁的。
为什么是浮躁的?
试问,你有多久未能安静的小坐一会儿了?
的确,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哪怕是发一下呆,喝一杯茶的功夫。休息时,游戏、短视频,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生活里的每分每秒。
人到中年,往往会感叹,身体不如从前,记忆不如从前。
诚然,记忆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我的母亲,智能手机于她的功能,就只是用于无聊时她刷抖音。
但她的记忆尤其的好,不用翻手机上的通讯录,也不用看手抄的电话本,只要说出亲友的名字,她马上就可以说出电话号码,一个移动的电话本。
而我则不行,所有的记录靠手机,靠云盘,靠电脑。只需把要保存的资料存在这些地方,就可以随时提取,便不在愿意动脑筋思考、记忆、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
马尔克斯说: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既然,时代的进步到这里,光靠大脑来记忆总是有限的。如果想要记住更多值得回忆的日子,那么,写作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关于写作,很多作家有着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
周国平老师说:
一个有灵魂的业余写作者,远比那些没有灵魂的专业作家更加属于文学。
而巴金老师则说:
“我正是因为不善于讲话,有感情表达不出来,才求助于纸笔,用小说的情景发泄自己的爱和恨,从读者变成了作家。”
作为普通人,无法奢求像巴金老师一样,从读者变成作家,但我可以像刘主编在《高效写作》一书里说的一样。
以“我手写我心”的态度,用我的敏感之心、真诚之心、勇敢之心、细腻之心面对写作,写出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