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前做好软文广告计划
软文广告是广告目标软文化的详细表现,而广告又是品牌目标和销售目标广告化的产物,最终要达到的是建设形象与获取利润的目的,因此,软文广告也应遵循计划、组织、施行、修正的操作规律。软文广告的计划源于企业的广告策略,善于操作软文广告的企业大多是特别讲求策略的企业,也是精于低成本运营的企业,但依赖软文广告而飞快成长的企业并不多,为什么?因为多数企业并没有提前做好软文广告计划。软文广告计划是软文广告操作的基础。
“脑白金”成功操作软文广告的案例业内人士已经特别认识,不再多言。2003年,在西安媒体上呈现的“软文广告热”和因此形成的“洗之朗软文模式”,均不难看出善于操作软文的企业其周密的计划性和计划的系统性。
以良治电器洗之朗为例,广告计划比新产品上市计划早做了三个月,其中主要就是软文广告计划。由于“洗之朗”是一个新品类的产品,更是一个观念性很强的新兴电器,需要做大量的市场教育和观念引导宣传,因此在2003年全年广告计划中,软文广告占了70%的比例。每篇软文不少于800字,并按此顺序依次发布。公关软文在产品上市前完成发布,炒作周期为1个月。功能软文在产品上市后发布,上市推广周期为1个月,销售目标50台。此软文计划施行城市为西安,虽然刚上市就遭遇非典,但5月份的推广月竟然完成销售77台,这与特别时期及时修正软文广告计划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在后面的论点中再行描述。
第二,给软文拟一个新闻标题
发布软文广告是企业的需求,无非是要达到品牌宣传目标或产品销售目标,但写作软文广告时首先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就整篇软文广告而言,标题就象 “脸面”一样,能否吸引读者的目光就全靠它了。当然,仅仅吸引目光是不够的,标题还应当让读者动心,并产生“让我瞧瞧”的欲望。《人类可以长生不老?》、《男人盛行画眉毛?》、《保肝价太高,市民怎么办?》、《老爸老妈中毒啦》、《奥普浴霸何以“霸”京城?》……象这些优秀的标题,不但曾经风靡一时,而且如今记忆犹新,为什么?因为它不但象新闻标题,以至比当时的新闻标题更吸引人。
2003年的《华商报》上,也曾经涌现出一批令人回味的软文广告标题:
例:《一个被99%的人忽视的卫生习惯》,这是非典时期的“洗之朗”(电器产品)软文标题,发表机遇为当时各媒体大篇幅教育人们要“勤洗手”、 “科学洗手”之际,因为洗之朗是“智能化便后清洗器”(有人俗称:洗屁股的健康电器),这1篇1131字的软文,完成了原计划用10篇约8000字才能完成的市场教育和观念引导宣传,这也体现了软文操作过程中对计划修正的及时性和策略性。
例:《重要提示:便后清洁方式得改改》,这是非典后期全国上下声讨卫生陋习时,继《华商报》“审视生活陋习,倡导文明生活”热点专题新闻《入厕陋习得改改》、《家庭生活陋习应当改改》之后,良治电器洗之朗的又一巧借东风之作。至此,洗之朗在软文操作方面的快速反应、精明策划开始显山露水,广告界、策划界和部分企业开始密切关注并纷纷仿效,最终形成了2003年西安的“洗之朗软文模式”。
例:《太空药神舟三号唤醒人间》,这是神舟五号发射前,与《华商报》的新闻《神舟五号预计今升空》同一版面发布的亨通光华“神舟三号”口服液软文广告。在此之前的《神舟三号葫芦里装啥药?》、《太空菌种震惊中华》、《国药准字神舟三号横空出世》、《治病机理革命性突破再造人体精气神》、《太空生物药品击中人类三大顽疾》均为彩色半版,象新闻又不是新闻,不是新闻又象新闻,广告效果特别好,大多数人将其当新闻阅读得津津有味。
另外,常常在《华商报》上频频出现的还有《北京同仁堂给男人提个醒》、《悲剧!为女人敲响警钟》、《爱美的女士要当心》、《西安男人“五星级标准”考察“张大宁”》、《为什么肠清茶“疯”行全国》等,也不失为具有吸引力的软文标题。
第三,用新闻体组织正文结构
有了好的软文标题,只能算成功了一半,要让读者更多地吸纳软文信息,软文结构至关重要。但多数企业的企划创作人员并不懂得新闻写作,以至为企业服务的策划或广告公司的创作人员也不懂得新闻写作。
第四,善于运用新闻惯用词汇
在软文的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新闻惯用的一些词汇,来增强正文的“新闻性”,如何才能运用好新闻词汇?工夫、地点词汇:比如“近日”、“昨天”、“正当××的时分”、“×月×日”和“在我市”、“××商场”、“家住××街的××”等等,这些工夫以及地点的概念可以引导读者产生与该工夫、该地点的相关联想,加深印象,淡化广告信息。
例:《“神舟三号”葫芦里装啥药?》篇首:
14日上午10点30分,有太空人形象、“神舟三号”字样的黄绿色彩车如腾飞的巨龙蜿蜒驶入南门。数百米长的车队吸引了众多行人的目光。
“快看,这么长的车队,是部队的车吧?”“不是,像结婚的车队,仿佛也不对,这么多车。”两位行人远远观察车队就大声争论起来。等车队靠近后,大家才看清晰车体上的字迹是“神舟三号甘露聚糖肽口服液”。
当然,此广告的大胆用图也是其成功的主要方面,虽然还不能称为纯粹的软文广告(四张新闻图片占了半版的3/4),但广告文的写法也是值得学习的。此文的另一长处笔者将在下一个论点中进行引证。新闻源由词汇:比如“据调查”、“据了解”、“笔者还了解到”、“在采访中了解到”、“据××说”、 “笔者亲眼看到”等等,这些词汇让读者更能感到信息的真实与有据可查。当然,信息本身首先必须是真实的。
《曝光“洗之朗”热销背后》即是如此,全文中多处运用此类词汇,给软文的可读性添彩不少,也一步一步吸引读者读完全文,接受了企业所要表达的多方面信息。身份词汇: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在软文写作时喜欢用“××公司”、“××产品”如何如何,看不到也感觉不出写作者的身份,这就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分没方法把自己融到文章的角色中。读者阅读习惯上自我角色的“找不着北”,将会导致读者无法在阅读中判断自己的立足点和视觉点,就会产生“第三只眼”看热闹的感觉。如果用“笔者”、“记者(有的媒体软文禁用)”、“我”等身份词汇,会让读者与作者“合而为一”,读者的视角、观点也会“跟着作者的感觉走”。
例:《“神舟三号”葫芦里装啥药?》一文中的“20分钟后,车队绕出南门。无法弄清‘神舟三号’葫芦里卖啥药,我们只好拨打车体上标注的咨询电话……”。像《曝光“洗之朗”热销背后》一文,大量运用“记者”、“采访中”、“对记者说”等身份词汇和语句,读者的“现场感”像影子一样会跟着“记者” 一起“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