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一封未寄出的情书,一张珍藏的照片,揭开一段尘封了 70 多年的爱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28 13:59:10   浏览次数:634  发布人:a2c8****  IP:117.173.23.***  评论:0
    导读

    “鸣坤同志,元旦在即51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仗打得怎样?深为悬念……”这是朱锦翔写给鹿鸣坤的最后一封信但是它从未被寄出七十余年过去了朱锦翔辗转各地但这封信她一直留在身边他们在上海相知相恋为保家卫国毅然奔赴前线1951年18岁的朱锦翔和22岁的鹿鸣坤在上海相遇两颗年轻的心很快越靠越近他们开始相知相恋当时部队纪律严格两人最亲热的动作也仅停留在握手即使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中间也要隔着一个人的距离此时抗美援朝战争

    “鸣坤同志,元旦在即

    51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仗打得怎样?

    深为悬念……”

    这是朱锦翔写给鹿鸣坤的

    最后一封信

    但是它从未被寄出

    七十余年过去了

    朱锦翔辗转各地

    但这封信她一直留在身边


    他们在上海相知相恋

    为保家卫国毅然奔赴前线

    1951年

    18岁的朱锦翔和22岁的鹿鸣坤

    在上海相遇

    两颗年轻的心很快越靠越近

    他们开始相知相恋


    当时部队纪律严格

    两人最亲热的动作

    也仅停留在握手

    即使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中间也要隔着一个人的距离


    此时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开始了

    朱锦翔在写给鹿鸣坤的信中写道

    “抗美援朝运动

    在这样高涨的声浪下

    美机又时常来我东北领空扫射

    将威胁着整个中国的安全

    确实我不忍坐视了

    在目前

    我们只有各奔前程

    待胜利重归

    那种情景何等愉快”


    1951年10月

    鹿鸣坤奉命奔赴

    中朝边境的大孤山野战机场

    不久后

    朱锦翔也被派往东北

    由于部队驻地不同

    两人在上海分别后

    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写信成为这对恋人

    寄托相思的唯一方式

    他们始终相互关心、相互鼓励

    鹿鸣坤在给朱锦翔的信中写道

    “这次我们都去锻炼

    你是在战争环境锻炼

    我是在空战当中锻炼

    你望我当英雄

    我望你争取早日入党称模范”

    他也曾细心叮嘱锦翔

    “还要准备和寒天作斗争

    要把被子做厚一点

    买几双粗线袜子”

    他在空战中牺牲后

    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照片

    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空军的力量相对薄弱

    但面对战争,没有人退缩

    每隔一段时间

    前方就会有飞行员牺牲的消息传来

    这让朱锦翔非常担心


    他们在相互的通信中

    也经常谈到“生死”的话题

    “锦翔

    我们相距太远啦

    要是战场上死不了,能回见

    死了就算了 ……”


    1951年12月

    朱锦翔跟随部队撤回上海

    那时

    她已经很久没有收到鹿鸣坤的来信

    她写下了俩人之间最后一封信

    “鸣坤

    我希望时常看到你亲手写的笔迹

    直至胜利归来

    我遥远的祈祷你身体安康

    精神愉快

    多打下几架飞机

    实现你的预言

    另外,还请告诉我你跳伞情况”


    在信里

    他曾告诉她最近要跳伞

    “跳伞纪念章我预备送你”


    在信里

    她也像往常一样

    提了很多的问题

    她期待着他的回答

    但这封信却再也没能寄出


    1951年12月

    鹿鸣坤

    在一次空战中壮烈牺牲

    年仅22岁

    鹿鸣坤牺牲后

    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图囊

    在那里面

    有一张她的照片


    “飞行员都有个图囊

    我那张小照片就被放在里面

    他总是开玩笑说

    那是他的‘保护神’”


    70多年过去了

    朱锦翔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

    她说:

    “最后一封信写好了

    后来证实他牺牲了

    没有往外寄

    其实我们俩最亲密的表现

    就是握手

    但是,这个感情好像

    特深沉、特绵长”


    如今

    这些信件都被收藏在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那些泛黄的信纸

    是他们鲜活爱情的见证

    也是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

    来源/央视军事、央视新闻客户端、CCTV-7国防军事频道《鸭绿江的来信》

    编辑/廖芸卿

    审签/乔虹

    监制/周志飞

    ◈推荐阅读◈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a2c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2022 展会信息发布,找展会,请上晒展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