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展会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一碗醪糟醉全球!“酿”出来的70亿元“甜蜜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8 09:51:54   浏览次数:3  发布人:1b95****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新华社成都2月18日电(记者卢宥伊)洁白细糯的大米,沉浸在温润可口的汤汁里,搅动筷子,便洋溢出微醺的酒香!这就是醪糟,一碗老少皆宜的中国传统美食,满足着中国人舌尖上的味蕾。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碗碗香甜醉人的醪糟,许多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  从肩挑担扛到家庭作坊,从手工流水线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从一碗醪糟到一条产业链,如今的月华镇,“酿”出的醪糟早已走出小镇,走向了世界。  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10瓶醪糟中,就有4瓶来自大竹。加拿大、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

      新华社成都2月18日电(记者卢宥伊)洁白细糯的大米,沉浸在温润可口的汤汁里,搅动筷子,便洋溢出微醺的酒香!这就是醪糟,一碗老少皆宜的中国传统美食,满足着中国人舌尖上的味蕾。鲜为人知的是,这一碗碗香甜醉人的醪糟,许多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

      从肩挑担扛到家庭作坊,从手工流水线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从一碗醪糟到一条产业链,如今的月华镇,“酿”出的醪糟早已走出小镇,走向了世界。

      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10瓶醪糟中,就有4瓶来自大竹。加拿大、英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飘溢着中国味儿的醪糟香味。从醪糟延伸出的米酒、饮料、糯米粉等10余种产品,更是在当地形成了年产值70亿元的“甜蜜产业”。

      一副扁担扛起“老手艺”

      大竹县月华镇,地处秦巴山区。月华镇东柳桥旁的甘泉水,四季不断,灌溉出的糯米品质上乘,是当地酿造醪糟的“活水源头”。据当地县志记载,月华镇出产的“东柳醪糟”,始于汉朝,盛于清朝,“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

      醪糟的传统手工艺并不复杂:糯米浸泡过夜,洗净蒸熟,用酒曲拌匀后放入缸里;轻轻压平,中间做个小坑,再用棉布包好,等待醇香的味道散溢出来,基本就算酿造成功了。

      靠着天然的甘泉水,凭着祖宗的老手艺,一代又一代勤劳的月华镇人依靠一副扁担,挑着自家酿造的醪糟走街串巷、养家糊口。各式各样的醪糟桶具、简陋拮据的摊位、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让月华镇的街头巷尾一年四季都热热闹闹,充满着浓浓的烟火味儿。

      小打小闹,终归好景不长。醪糟虽然香浓爽口、香气四溢,但散乱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让这个小买卖始终难以做大,更别提走出小镇了。

      一碗醪糟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月华小镇的醪糟产业“吹”来了转机。

      20世纪80年代,当地青年唐祥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振祖辈传下来的醪糟酿造手艺。很快,他带着几个乡亲承包了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月华饮料厂,扭亏为盈后,利用饮料厂的基础设备和劳动力,成立了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大竹县月华镇的醪糟生产车间。新华社发

      “小时候,池塘边,繁星伴着蛙声,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在院坝里,看着父母酿造醪糟,耳濡目染间,对这门手艺有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已是公司负责人的唐祥华说,不管多么现代化,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公司在制曲、发酵环节还保留了原窝发酵的传统技艺,保证了醪糟的原汁原味。

      在坚守传统手艺的基础上,月华人不断探索,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醪糟生产开始从手工酿造向机械化生产过渡。

      1995年,月华镇第一条自动化醪糟生产线建立,传统的手工作坊被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取代,“东柳醪糟”品牌逐步崭露头角。

      2011年,月华镇醪糟生产线又一次升级,瓶装醪糟问世。同时,通过高温杀菌和真空包装技术,在国内首创单瓶发酵原窝原汁醪糟生产工艺,使醪糟保质期从原来的15天左右延长到1年,从而叩开了“东柳醪糟”走向世界的大门。

      如今,大竹的“一碗醪糟”已延伸到米酒、饮料、糯米粉等10余种产品,涉及100多种规格。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更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竹县月华镇的糯稻基地。新华社发

      一瓶副食激活一个产业链

      “一粒糯稻醪糟香”。要做好醪糟,好水、好米、好曲,缺一不可。

      在醪糟产业带动下,当地的糯稻种植得以规模化发展。大竹县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糯稻种植。

      曾经的撂荒地变成“抢手田”,不断增加的糯稻种植,既满足了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需求,又保障了农民收入。如今,大竹县有31个乡镇种植糯稻,糯稻田已有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

      风吹稻浪,糯米飘香。赏万亩糯稻,品特色醪糟宴,古韵月华、和美乡村的画卷,正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看见、点赞、传播……

      图为东柳醪糟公司生产线。新华社发

      醪糟产业的升级,还推动了当地食品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今天的大竹县,已培育出8家规模以上生产加工企业,带动20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深度参与,形成了从糯稻种植、初加工到深加工的完整体系。

      在今天的月华镇产业园区内,醪糟酿造、糯米粉加工、速冻汤圆生产等企业鳞次栉比,不仅仅是醪糟,越来越多样的“月华出产”走上中国餐桌,走进世界厨房。

      一碗碗香甜可口的醪糟,不仅激活了一片片油画般的糯稻田,还带火了当地的文旅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在月华镇的醪糟历史文化博物馆,风车、石磨、砻磨、米筛等古老的醪糟生产农具整齐陈列;醪糟体验工坊内,游客可亲身体验古法醪糟制作流程,感受醪糟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从一碗好醪糟到一个大市场,从一瓶副食产品到一个致富主导产业,月华人实实在在蹚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也给国人、给世界带来了醉人的甜蜜……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1b95****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2022 展会信息发布,找展会,请上晒展网All Rights Reserved.